多元化的埃及(上)
多元化的埃及(上)
埃及是一个具有女性色彩的国度,开罗自称“世界之母”,尼罗河则被称为母亲河。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代埃及则是阿拉伯世界最开放的地方。“阿拉伯之春”后,埃及经历着变革的动荡与阵痛,在错综复杂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呈现出多元的面貌。本篇为大家简述多元化的埃及。
传统与现代,世俗之风的摇摆
埃及曾经是阿拉伯世界中的一个时尚代表,在建立共和国之前就有酒吧和电影院,女性也可以开车。以前,埃及海边穿比基尼的女子并不少见,『阿拉伯之春』后,穿保守主义服饰Naqib的女性多了起来,在海边更经常看到女孩穿黑袍下水。不过埃及人在正式场合的穿着仍然西化,结婚时会穿白色婚纱。现任总统赛西是一个『世俗派』,在他之前的穆兄会首领穆尔西推行保守主义,此前的穆巴拉克也是『世俗派』。世俗之风的摇摆,也影响着埃及人的日常生活。
开罗塔顶的一名演员,他的工作是供游客拍照留影。他穿的是古埃及侍者的服饰,这样的装扮如今只能在景点和舞台上才能看到了,现在的埃及人,比较传统的会穿长袍,年轻人则喜欢穿牛仔裤、T恤。
黄昏时分的清真寺。开罗素称“千塔之城”,拥有众多宣礼塔和不同时期的清真寺。其中,始建于公元642年的阿姆鲁清真寺,相传是埃及最早建立的清真寺,阿拉伯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建于公元970年的爱资哈尔清真寺,有方形大厅和拱顶,借鉴了拜占庭建筑艺术,该寺同时也是伊斯兰世界最负盛名的高级学府。
两个旅行者在西奈山上等待日出。现在还能体验著名的西奈山朝圣形式:凌晨以前从沙姆沙耶赫出发,踩着修建于19世纪的山路,经4小时到达山顶,朝拜圣殿,观赏日出。这种朝圣方式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
西奈山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中南部,海拔2285米,同时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视为圣地。山上有纪念摩西接受上帝戒命的圣殿,始建于532年,现存建筑建于1934年,但仍保留有532年初建时的石料。山脚下有一座1400年前建立的修道院--圣凯瑟琳修道院。
混乱与安详,开罗是生活之城
『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会再回来。』这句出自文豪笔下的话被埃及人用来告诉旅行者。政局的动荡并未影响埃及的生活气息,在拥有2200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开罗,大巴扎上依然熙熙攘攘,斋月的夜晚依然充满欢闹,人们照常喝着红茶、咖啡,抽着水烟。
埃及人热情、快乐、单纯,遇到汽车爆炸、游行示威不会跑开,反而呼朋引伴去看热闹。这也许和他们的生死观有关,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是『以安拉之名』,意为『如果真主愿意』,所以一切都是『真主的安排』,什么都可以改变,什么都可以放下,也就是中文说的--听天由命。
开罗地铁是非洲运营中的两个大型地铁系统之一,只有三条线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1987年投入使用的一条,贯穿城市南北,连接解放广场、伊斯兰老城、科普特教堂、城南贫民窟。搭乘地铁,是深入了解开罗的一个便捷方式。
相关链接:多元化的埃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