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碧峰峡悬棺

雅安碧峰峡悬棺

游客朋友们,高悬在对面绝壁之上的黑色石棺就是悬棺。悬棺是羌族人岩葬风俗的实证。雅安为汉族和羌族的杂居地,至今碧峰峡的山民中仍有不少就是羌人后裔,所以这里留有悬棺的遗迹。

悬棺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一词,来源于梁陈间顾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御览》卷47引)一语。1946年中国学者考察四川珙县、兴文悬棺葬时,始将此词作为专称。悬棺葬遍及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省,主要存在于福建 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等县。与珙县悬棺葬并存的还有崖画。

各地发现的县棺葬,葬具与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属春秋、战国之物。这一地区白崖悬棺的随葬品有龟状木盘及大麻、苎麻、丝、棉纺织品残片、残竹席等。四川珙县、兴文一带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长方形棺,其上为人字坡盖,属元、明时期之物。珙县洛表悬棺的随葬品以衣服为主,其上装饰繁缛,随葬的竹筷上写有汉字。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据说大禹率众治水,功高盖世。羌族的先民是大禹的支裔,认为将死者挂在绝壁的悬棺中,可以使肉身悬空,灵魂便能上天入地,获取神力,庇佑子孙。就象藏族人崇尚的天葬一样,岩葬是羌人对神力的一种崇拜。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