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将成为全国旅游强市

2020年重庆将成为全国旅游强市

编者按:日前,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这一决定贯彻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见》,要把重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庆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未来5年即2015年重庆将成为全国旅游强市。

目标:成为全国旅游强市

到2012年,要基本建成全国重要旅游集散地和西部旅游高地,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要全面建成全国旅游重要集散地和西部旅游高地,成为全国旅游强市

旅游过夜人次将达1.08亿,年均增长20%;入境旅游人次和外汇收入分别达到306万、16亿美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7%,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就业总量250万人。


三峡风光

品牌:形成世界级旅游品牌

按照“一区两带”布局,重庆市要建设10个以上旅游人数超百万的精品景区。做大自然生态品牌,依托大小三峡天坑地缝等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强力推进5A级景区创建。

做精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依托红岩联线,打造红色旅游之城;依托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大足石刻合川钓鱼城等旅游精品,推出1~2台高水平大型旅游文艺演出。还要做响现代旅游品牌,形成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一日游”品牌。

营销:每年营销资金5亿元

要有丰富的会展节庆活动,把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山水都市节、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节打造成全国知名旅游节庆品牌。

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深度推介重庆旅游。将开设重庆卫视栏目,在CCTV黄金强档播出重庆旅游整体形象广告,并鼓励着名制片人来渝拍摄影视作品。

还将设立旅游宣传营销中心,每年组织海外和国内重要客源地推介各10次以上。


天龙天坑

设施:实施“畅通旅游”工程

将实施“畅通旅游”工程,把发展旅游景区交通作为它的重要内容。力争3年内5A级景区一级路或高速路直达,3A级以上景区公路建成三级以上油路,并形成旅游交通环线。重庆市还将开通到北美、欧洲、日韩大城市直航,力争5年内到台湾直航每周达20班以上,并完善旅游码头建设。

完善旅游硬件设施,规划建设100家五星级酒店和一批特色品位旅游酒店。打造内河顶级邮轮集群,新增五星级豪华邮轮10艘以上。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机构总部、旅游服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本部旅游大厦。

环境:推行旅游业节能减排

重庆市将开展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风险防范和安全监管。

大力保护旅游资源,实施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制定5年工作计划,鼓励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等使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力争5年内,星级饭店、A级及以上景区每万元旅游收入的用水用电量降低20%。

仙女山雪景

体制:“一带五区”先行先试

将实行大旅游管理体制,强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鼓励民营博物馆等旅游资源开发,并将其纳入旅游线路。

创新旅游产品和方式,推进旅游富民和“两翼”增收,设立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带和大仙女山、大足石刻、钓鱼城、金佛山、黑山谷“一带五区”允许其先行先试。

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每年推出一批大项目,招商引资。加强区县旅游开放合作,清理人为壁垒,鼓励实行旅游连线联票制。

政策:培育一批旅游上市公司

将大幅增加政府投入,特别是对长江三峡旅游的投入力度。

强化金融支撑,培育一批旅游上市公司,设立旅游担保公司,培育一批旅游小额贷款公司,支持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并完善土地优惠政策。

重庆市还要制定旅游消费激励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探索发放旅游消费券,公园、展览馆、博物馆逐步免费开放。

人才:建立旅游人才信息库

将形成旅游发展合力,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

在人才方面,将旅游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旅游业界高层次人才。还要建立全市旅游人才信息库,推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完善旅游统计和考核体系。从2011年起,将各地旅游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

  • 文章来源:重庆商报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重庆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