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蒲花暗河景区

重庆黔江蒲花暗河景区

重庆黔江蒲花暗河景区

蒲花暗河全长约1.6公里,其中暗河部分长700余米,河水最深处20余米,河道最窄处仅3米。蒲花河发源于黔江三塘盖,经太极流过10公里无人区的蒲花峡谷,穿过溶洞、天生桥,最后在濯水注入阿蓬江。因两岸生长着繁茂的菖蒲,每当花开时节,微风轻拂,花絮纷飞,因此取名“蒲花河”。而“暗河”指的是这条河流穿行溶洞和天生桥的部分。

溶洞门口右边,有一只硕大的“神鼠”卧于石壁之上,当地人说这是一只开山神鼠守护于此,因为喀斯特地区易涨洪水,以前下游田土常受水灾,而老鼠善于打洞,洞能疏导洪流,所以人们觉得正是这只神鼠的镇守,保护了这一方水土的安宁,减少了洪涝灾害。

进入景区第二个溶洞(水上溶洞)。暗河,一条穿越时空的河流,里面漆黑一片,船支穿行于溶洞之中,仿佛从白天到黄昏,黄昏到深夜,深夜到黎明,这进出之间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感受时间的变幻,三天两夜和时空穿越之旅就是这样得来的。暗河,又称“伏流”,但不是“地下河”,是指地表河流经过地下的潜伏段,常发育于斜坡地带。伏流与地下河的主要区别在于伏流有明显进出口,而地下河则无明显进口。

回头看,地下河入口的右边石崖,一副土家男性族人打扮,仿佛看到了出征前的廪君。他即将顺流而下,寻找土家人栖居的幸福家园。暗河里面没有任何人工雕琢和修饰,这是景区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了保护暗河里面的原始风貌而特意保留的,因此只有船头的探照灯指引游客去体会这大自然的原始静谧之美。

土家族是一个相信万物有灵的民族,他们敬畏自然,敬畏神灵。这里很多神奇的钟乳石都被当地人赋予了精神的寄托和神奇的形象。有一块巨大的奇石,叫做罗汉石,像一个罗汉安详地侧卧在那里,是他在保佑着咱们土家族的先祖们开疆拓土,繁衍生息。

前方,有了一丝光亮。随着光亮看那岩壁,如同一幅水墨丹青画卷,像是莫高窟的壁画,简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再往下看,那一层一层的岩石有人说像咱们土家人的千层饼,也有人说像那待阅的天书,其实这样的岩石,是由海洋沉积下来的三叠纪泥质灰岩经过2亿多年的流水冲刷而形成的。

转过一个弯后,就能看到暗河最精华的部分“一眼观三桥”的地方。仔细对比一下,会发现,三座桥的高度、倾斜度、平整度,几乎都是一样的,就感觉像是人工打造出来的一般。这的确不能不使人咂舌惊奇。抬头往上看,可以看到三桥中间有两个椭圆形的漏斗,高度均在100米左右。其中三桥和二桥之间的“天眼”宽度为41米,二桥和一桥之间的“天眼”宽度为52米,而天生二桥的桥梁宽度约25米,这样的一个黄金比例使得我们船行至此抬头仰望,二桥的桥梁仿如仙子的鼻梁,一对漏斗分立两边,仿如一双“天眼”顿开让人惊艳。这里便是蒲花暗河最核心的景观“苍天有眼”。“人在做天在看”,仿佛在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着对自然和天道的最高敬畏,心存善念,讲究良心。这里的“苍天有眼”浑然天成,与濯水古镇上的“天理良心”道德碑遥相呼应,共同构筑了濯水景区“上苍有天眼,人间有良心”的灵魂。

再往前就是蒲花暗河的尽头,洞口高约72米,下部与伏流接触洞口宽3米,最宽处中部约5米,从远处看就仿佛如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一般,气势磅礴。这里两侧的洞壁上,还有很多巴人悬棺遗迹,其成因至今仍是一个谜。以前采硝的农民曾经爬上悬崖,探究过这些悬棺的实迹。

来源/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重庆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