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宝轮寺的介绍

磁器口宝轮寺的介绍

磁器口宝轮寺

宝轮寺位于磁器口过街楼对面,背依白岩山,面对嘉陵江。宝轮寺后面原有一石岩,名曰“白岩”,故镇亦名曰“白岩镇”。位于重庆市古镇磁器口过街楼对面,背依白崖山,面对嘉陵江,因建文帝曾避难于此,故又名“龙隐寺”。

重庆 沙坪坝 磁器口 宝轮寺
编号398091 磁器口 宝轮寺

现存宝轮寺内“大雄宝殿”的四个汤金大字是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该寺历史悠久,民间传说其为唐代的尉迟恭所建,有人认为其始建于西魏年间(公元535-556年)。据《巴县志》记载其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但不管怎样,它至少已逾1000余年的历史。

磁器口宝轮寺的传说

话说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被朱棣拉下台后,扮成和尚一路南下,经湖南进入了重庆地界。

在重庆巴南区跳石镇,有一座山,名为圣灯山,山上有一口水井,名叫圣井,据水井旁边的碑文介绍,这口井之所以叫圣井,是因为它是建文帝发现的。

如果这个碑文说的是真的,那就说明建文到过这座山上。而圣灯山的名字,以前叫圣登山,也就是皇帝登过的山。不但如此,相传明正德六年(1511年)春武宗皇帝朱厚熙亦游过于此。建文帝并有在这山上长住,很快他就下了山,因为要躲避官兵追捕,所以不敢进城,而是从重庆城外绕道进入了沙坪坝区,从红岩村抵达磁器口,躲进了宝轮寺。

重庆 沙坪坝 磁器口 宝轮寺 春天
编号398083  磁器口宝轮寺

在老重庆,红岩村有个地方叫龙隐路,说的就是建文帝的事。那个时候的磁器口,并不叫磁器口,而是叫白岩镇。建文帝到了白岩镇后,因为连日的奔波,得了哮喘和风湿病,而且还很严重,痛得觉都睡不着。外面到处都是通缉他的告示和画像,他不也敢经学出去寻医,每天只能强忍着,痛苦不堪。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大神给他托梦,说七岁的男童尿可以治他的病。第二天,他化妆了一番,拿着一个碗就出门去了,不化金,不化银,只化童子尿治病。

一路走到了金碧桥画家村时,看到有一个宝妈正在给儿子把尿。他上前一问,这男孩今天刚才好七岁,于是他便用手中的碗接了大碗尿,也不怕臭,当场一饮而尽。不久以后,他的病果然地了,腰不痛了,眼不昏了,腿不软了,吃饭也有胃口了,精神也好了。这件事很快就在白岩镇上传开了。建文帝泄露了行踪,不得不离开白岩镇,继续逃亡。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建文帝到此隐居一事,将白岩镇改名为龙隐镇,将宝轮寺改为龙隐寺。

人们还在磁器口的金碧桥旁边,刻了一尊雕塑,在一个石墩上,一个少妇正在给儿子把尿,名为“少妇尿童”。如今去磁器口游玩,从宝轮寺旁边的小道下去,就可以看到这一尊雕塑。

重庆 沙坪坝 磁器口 宝轮寺 春天
编号398086  磁器口宝轮寺

那为什么后来龙隐镇又改为磁器口了呢?1918年,瓷器本地商绅集资在镇中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因为瓷器质量好,名声在外,越销越远。随着产业越做越大,后来发展到了70多家作坊,龙隐镇里全是忙碌的瓷器商人,江边码头上全是运送瓷器的商船。

慢慢的,大家便把龙隐镇改口叫成了瓷器口。叫着叫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瓷器口便成了磁器口。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磁器口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