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协和礼拜堂修复启用

鼓浪屿协和礼拜堂修复启用

鼓浪屿申遗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作为鼓浪屿申遗的一处核心要素点,鼓浪屿上最古老的教堂——协和礼拜堂在历时2年、耗资200多万元修复之后,恢复了百年前的风貌,于近日正式启用。据悉,这座教堂今后不仅将成为向人们展示鼓浪屿宗教历史文化与圣乐艺术的重要场所,更是举行基督教婚礼仪式的殿堂。

 

 

鼓浪屿协和礼拜堂修复启用:近150年历史

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不少西方人远涉重洋来到鼓浪屿工作、生活。他们中多为虔诚的基督徒,遂决定筹款在鹿礁顶建一座教堂。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堂于1863年竣工;1911年,教堂翻建,改称“协和礼拜堂”。

专家介绍说,此教堂供外国人使用,也有一些精通英语、家世显赫的中国人受邀到此参加礼拜,因此鼓浪屿人把这座教堂称为“番仔礼拜堂”(“番仔”为闽南语对外国人的通称)。

关于这座教堂,最能引为美谈的,当属文学大师林语堂与夫人廖翠凤1919年曾在此喜结连理。目前,史学界对此仍有争议,但一些厦门文史专家认为协和礼拜堂就是林语堂夫妇当年举行婚礼的教堂。

鼓浪屿协和礼拜堂修复启用:热心人士修复

据介绍,1952年,协和礼拜堂停止聚会,由第二医院使用;1974年,这座教堂差点被拆毁用于建设医院药剂房;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这座教堂历经岁月侵蚀,已变得破败不堪。

成长于鼓浪屿的蔡德晔女士决定为修复协和礼拜堂出一份力。她把想法与市基督教两会进行了沟通,并表示愿意捐献资金对这座教堂进行修复。在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和鼓浪屿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由市基督教两会主持的协和礼拜堂修复工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2009年开始,鼓浪屿管委会对协和礼拜堂周边建筑和环境进行整治,这座古老的教堂逐渐出现在游客的视线中。

修复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开始了,修复工程完全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有的石条、瓦片、马赛克地板砖都被保留下来,窗户等也都按欧式拱窗的原样修复,甚至屋架工艺都回归百年前的传统卯榫技术。

不少热心人士参与到修复工作中,曾在鼓浪屿居住过的美国人周博恩特别为教堂进口了一批德国彩色玻璃,让教堂的花窗美丽光亮。

鼓浪屿协和礼拜堂修复启用:遗产核心游览线路

胡友义夫妇为教堂捐赠了与教堂同时代的古董簧片风琴,黄德安夫妇则委托胡友义先生购买了一架拥有100余年历史的博兰斯勒钢琴,捐赠给教堂。胡友义先生告诉记者,鼓浪屿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管风琴表演是在1878年,有许多资料表明,这场管风琴演奏会很有可能是在协和礼拜堂举行的。

厦大的潘威廉教授为这座教堂捐赠了数百张老照片,这些照片被分成“历史建筑”与“历史人物”两大主题,今后将在这座教堂用幻灯片的方式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记者了解到,这座教堂将成为国家文物局专家建议的遗产核心游览线路中的重要一点,这条线路为英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协和礼拜堂-天主堂-圣教书局-廖宅-洋人球埔,展示主题为“公共租界中的多元文化与中心文化交流”。

相关链接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鼓浪屿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