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寨沟等高门票景区备受争议

四川九寨沟等高门票景区备受争议

编者按:近日,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业内普遍认为少林寺常住院、塔林等景区门票有“资格”涨价之时,登封市有关部门却表示:申遗成功后不仅少林寺门票价格不会涨价,还会考虑对部分景点实行免票。回观四川省内,蜀南竹海风景区7月宣布门票价格将上涨,其中旺季门票由现行85元/人上涨为110元/人次,涨幅为29%。不仅蜀南竹海,近年来,四川省内诸如九寨沟等景区的高门票更是备受争议!

调查:四川省景区门票价格比省外高出30元-150元

九寨沟旺季门票310元,比同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陵源高出65元、比庐山高出130元。不仅是九寨沟,武侯祠、杜甫草堂、西岭雪山等景区或景点同样是高门票。

  • 外地游客:自驾游来川的甘肃游客牛奔一家对四川景区的高门票,可谓印象深刻。“到四川,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是一定要去的。每个景区的价格都在一百多元乃至数百元,一家三口耍下来,仅门票就花了两三千元,实在超出预期。”
  • 本地市民:事实上,这样的高门票不仅让外地游客质疑,连本地市民也“不服气”。四川大学研究生路泉刚到成都生活6年了,但至今没有去过大名鼎鼎的武侯祠,“价格太高,挡住了进门的脚步”。
  •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李小波:“目前景区门票价格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景区既是稀缺资源,同时又是全民的共享财富,门票价格要让当地老百姓能承受。”

问题:建设保护经费,都向门票“伸手”

四川省景区门票为何持续“高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高票价的首要原因在于景区是自负盈亏,景区不但要养活自己,也要考虑景区的维护与发展问题。景区的事业性支出、建设资金支出、日常资源保护的经费,都要向门票“伸手”。

这些年来,“门票经济”也的确改善了景区的软硬件,“从数控九寨沟到智能九寨沟,景区服务的确更细致。”游客张明对此感触很深。不过,旅行社从业者却认为,正是这种“现实需要”扭曲了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与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环节开发相比,“短平快”的门票更受青睐,这就使得门票收入是“一票独大”。“高门票使景区涉足旅游产业缺乏‘动力’”。

点评:改善软硬件,不一定要高门票

  • 某旅游专业人士:“杭州西湖通过转让景区及周边商业网点的经营权,以经营权转让所得的资金和日常税收,来承担和维护景区的日常管理。免费西湖的推出,吸引了大批投资者。”
  • 某旅行社总经理认为:“通过门票杠杆限制客流量保护景区”的高门票并没挡住游客脚步,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景区门票涨价不可能起到提高门槛、分流客源的作用。“如果要真正保护景区,学习美国经验,严格限制景区客流岂不更直接?”

出路:改变单一盈利模式,探索多元化经营

对于处在转型期的四川省旅游产业而言,高门票已经“绑架”了旅游业。这种单纯依靠卖门票来筹措保护资金和发展旅游的“门票经济”,无法承载景区发展的重任。为了跳出“门票经济”怪圈,四川省很多成熟的旅游景区正尝试改变单一的门票盈利模式,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探索。

去年,成都市面向全球发放了450万张熊猫卡,手持熊猫金卡的游客可以免费游览成都11个国有重点景区。市政府花1.5亿元为门票埋单,拉动消费50亿元,创造1:30的震后旅游奇迹。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10年08月04日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九寨沟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