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娄山关行:重走长征路

遵义娄山关行:重走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沿着先烈的足迹,寻访历史的故事。出遵义市区沿210 国道驱车向北,行驶50多公里后终于到达娄山关。沿着狭窄的山间小道,徒步登山,一路走访过小尖山战斗遗址、红军烈士纪念碑、娄山关战斗陈列室,寻访红军留给后人的回忆。

 

杭州日报贵州遵义5月6日专电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5月5日中午,我们一行迎着凉风细雨,站在娄山关关口毛主席题词碑前细细品味着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以前只在脑海中存留着的对遵义娄山关的想像,如今已切切实实展现在了自己眼前,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果然称得上是“黔北第一险要”。

贵州娄山关

向娄山关进发

当天上午10时,接力长征第一阶段交接仪式顺利结束,我们第二阶段采访团记者随之向遵义娄山关进发。

出遵义市区沿210 国道驱车向北,采访车在小心翼翼行驶50多公里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娄山关。

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主峰海拔1440米,位于大娄山系的群山之中 ,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娄山关上千峰万仞,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正因其地势险要,遵义娄山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徒步登山

沿着娄山关上狭窄的山间小道,我们徒步登山,一路走访过小尖山战斗遗址红军烈士纪念碑等。娄山关山顶上,还清晰可见当年战斗时修筑的一条条战壕,讲解员说,如果不是丰富植被的覆盖,残存的战壕还有更多。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义务讲解员

67岁的老人肖开基身着打满补丁的旧军装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他是遵义市汇川区板桥村人。当年娄山关小尖山战斗时,他尚未出生,但自小听父母邻舍讲起这段故事,个中经过已深深刻印在了他的脑中。

肖开基在娄山关战斗陈列室整整工作了12年,没有报酬,是一名义务讲解员。

“我的记性特别好,”老人笑着说,“1997年,我在山上的纪念塔旁打扫卫生,来了一个腿部残疾的老人,他年纪比我要大得多。他对我说,‘你在这边打扫卫生,真的很有意义啊……’ 我愣了 一下,最后才晓得他是一位当年参加过这次战役的老红军干部。”

娄山关战役

1935年2月25日,素有“双枪兵”之称的王家烈部从遵义城赶往娄山关,企图占领关上的制高点,意图凭借娄山关天险来拦堵红军。

与此同时,二渡赤水已攻占桐梓的红军准备向遵义开进,娄山关也成了红军争取下一步胜利的必夺之地。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迂回攻击娄山关、黑神庙之敌,坚决消灭之,并乘胜直取遵义,以开赤化黔北的关键。”

这一天,红三军团 军团长彭德怀正式率部队攻打遵义娄山关。

26日上午10时许,娄山关守敌和增援的黔军,向红军多次发起猛攻,双方一度形成 拉锯,短兵相接,白刃格斗。到下午4时许,红军歼敌600余人,一举拿下娄山关,打开了二进遵义的大门,这也是遵义会议后红军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

长征路

在娄山关战斗陈列室外,还有一行人也跟我们一样重走着长征路。来自四川古蔺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向辉泽带着他的妻子朋友 ,骑摩托车沿途寻访红军留给后人的回忆。

记者胡竹林 杭州日报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娄山关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