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娄山关之旅:所见、所闻、所感
贵州娄山关一行,沿途山岭入云、人民安居乐业,是今日娄山关新面貌;娄山关雄美景色宛若天工,张爱萍将军题字纪念碑铭刻历史瞬间,小尖山战斗遗址带着先烈的热血是中国人民接受红色教育的基地,娄山关上通往小尖山的石阶带着中国的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6月10日是我们“新西行漫记”贵州团记者抵达贵州的第三天。一大早,我们就参观了贵州娄山关。原本以为娄山关只是一个自然风景区,但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也是一次探寻历史的旅程。
娄山关之旅:所见
沿途风光
在前往贵州娄山关的路上,道路整洁,两旁是高耸入云的山岭,山上有很多漂亮的房子和齐整的梯田,田间一些农民在辛勤地劳作。潮湿而又凉爽的空气令人感到非常舒适,也使得风景更加独特。缕缕薄雾穿行于绵延的山间,若隐若现的树木更显得格外美丽。
纪念碑
到贵州达娄山关后,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雄美的景色宛若天工。自山脚下向上攀登了数十米后,一个高耸的纪念碑映入眼帘。在纪念碑的背面,有中国军队着名将领张爱萍的题词。
娄山关战斗纪念碑
小尖山战斗遗址
后我们继续通过一条非常狭窄的山路向上攀爬,由于下过雨的缘故,上山的阶梯很滑,登山时困难重重。但到达娄山关山顶后, 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山顶上有一个早已废弃的战壕,通过旁边石头上刻的字,我这才知道,我们来到了 “遵义战役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
娄山关之旅:所闻
通过向导的介绍,我了解到贵州娄山关战役是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第一场战役胜利。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红军曾两次攻占的小尖山,他们就是在这个战壕上艰难地击退了敌人的援军。
红色教育
这时,我听到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回头一看,是一个大约两岁的小男孩。到达娄山关山顶的路非常难走,我很奇怪为什么要带这么小的小孩子到这里来。
孩子的姑姑告诉我,孩子的奶奶、爸爸等全家三代人都来自四川,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他们全家觉得应该一起带着孩子来贵州娄山关看看,也算是接受红色教育了。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娄山关之旅;所感
我为他们一家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所感动。
站在已经废弃的贵州娄山关战壕边时,我感觉自己也能看到红军当年战斗时的情景 。
牺牲与幸福
我想,七十多年前,中国红军在攻占这个关口时一定非常艰难,防守一方可以凭借地势,轻松地将攻占者击退。
上山的道路狭长而又泥泞,当时的贵州娄山关又没有修建石阶,他们的胜利一定是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巨大牺牲才取得的。然而,就是这些牺牲,换来了今天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尽管我不是中国人,但我对他们也充满了敬意。
生命换来的阶梯
为了纪念当年牺牲的英雄们并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勤劳的中国人用石头铺设了通往这个战壕的阶梯,还在石头上刻上了战役的名字。这些阶梯的根基是那些牺牲的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矗立的纪念碑也表明,当代的中国人没有忘记那些为他们做出牺牲的英雄们。
两岁的小孩现在尚不能理解这段历史,但在这种熏陶下,我想,革命的精神会由一代代的中国人传承下去。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