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儿国,摩梭之家

泸沽湖儿国,摩梭之家

泸沽湖—神奇的东方女儿国

距宁丽江市中心200公里的泸沽湖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水之间,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那独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涂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被称为神奇的东方女儿国。

关于泸沽湖的由来,当地民间流行着这样一个古老、神奇的传说:格姆女神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姑娘,她有自己的私生活,她不仅与周围的许多男山神有“阿夏”(情侣)关系,而且与远方的男山神也有交往。有一次,一个远方的男山神来和她相会,但她正与附近一个男山神幽会,远方来的山神急忙调转马头,马嘶鸣三声,格姆女神听到马的嘶叫声,便立即追赶远方男神,而远方男神走远了,只见山下踩出一个很大的马啼印,女神赶到马蹄印边,天已启明,就站在马蹄印边动情地哭泣,泪水哭满了马蹄印,变成现在的泸沽湖。远方的男神听到哭声,回头一望,万分留恋地撒了几颗珍珠和花种在马蹄洼的泪水里,于是变成了湖中的小岛。花种漂到边上,发芽生长,葱郁茂盛,年年开出杜鹃等数十种鲜花。

云南泸沽湖 大洛水村 篝火晚会
编号:14854 泸沽湖篝火晚会

泸沽湖摩梭人历史

摩梭人的称谓,在浩繁的史籍中,有多种同音异字记载。《史记》和《汉书》称牦牛羌或牦牛夷。古代摩梭为游牧民族,称为放牦牛的人。

摩梭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第二十三卷《郡国五》在校注定笮(今四川盐源)条里记载:“县在郡西,宾刚缴白摩沙夷有盐坑”。此后,唐称么些或磨西,宋称么些或摩西,元称摩沙或么些,明称磨西或么西,清称摩娑或摩挲。

战国时期,羌人部首领中有个叫邛的,为避秦国威胁,率领族人南迁,迁到甘肃,川西北、川西南一带,后又迁移至越嶲---今四川西昌东南等地区,古代牦牛夷或越嶲羌,到了后汉时期,称之为么些。么些居住在大渡河流域的年代很久,其中有的早已迁徒雅砻江一带。后来摩梭人南迁至定笮,即今四川盐源、永宁、泸沽湖一带。

据《元史·地理志》摩梭在永宁定居已有1500多年。又据摩梭打巴《归宗引路经》载:蒗渠地摩梭人是从四川瓦汝(今左所区前所乡)迁到蒗渠的,记录着62代祖谱,据此推算,摩梭人定居蒗渠也有1500余年。

近代摩梭,大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四川的盐源、木里、盐边县以及云南的宁蒗,则是摩梭人聚居的地区。

宁蒗境内居住摩梭人约2万人,分布永宁、拉伯、红旗等9个乡镇。此外,丽江、永胜、华坪、维西等县也有摩梭人散居。四川省盐源有1500余人,木里8000余人,盐边、冕宁和西昌也有零散摩梭人居住,至20世纪80年代末,称为摩梭的人口,大约有4万余人。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泸沽湖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