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博物馆创新营销客源大增
来源:中国西北旅游网 作者:王晓民 时间:2008-11-11
十一”黄金周以来,乾陵博物馆游客接待量持续大幅增长。在“十一”长假创下7.5万人次,同比增幅高达67%的历史纪录后,当月客源同比总增量达到55%;进入11月之后每日增幅仍然保持在35-40%之间,成为陕西旅游景区中今年“淡季不淡”的典型之一。
乾陵是唐代女皇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两朝皇帝、一对夫妻的合葬陵。虽然该景区在国际旅游市场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但今年面对雪灾、地震等影响,1-9月旅游接待人数下滑明显,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2%以上。为了快速改变这种不利因素,乾陵博物馆采取创新营销的办法全面强化宣传推广力度,他们派出促销队伍赴华东和中原地区促销,与《中国旅游报》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在央视、云南电视台以及火车等载体进行了广告投放,利用《关中轶事》电视连续剧播放及福银高速陕西段开通之际,进行针对性宣传推广。与此同时,还创新策划了《丝路外来风——唐代胡俑展》,并举行了3次说明会、研讨会等推广活动,增加了景区新亮点。
据博物馆副馆长杨建国和馆长助理陈有德介绍,所有这些措施,都对旅游市场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从9月下旬起,乾陵博物馆开始进入游客快速增长期,不但“十一”接待人数增幅在全省文博系统创下最高的纪录,而且10月份高达55%的增长率一举弥补了今年1-9月的下降数字,与去年同期实现持平。11月进入稳步增长期,至11月10日,全年累计接待持票参观人数已经超过45万。
据博物馆馆长樊英峰介绍,今年乾陵在抓好创新营销的同时还把改善环境、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纳入配合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重点工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景区内部的道路得到了整修,陵上由群众自发组织的马队得到了统一号码、统一着装、统一管理,景区“农家乐”得到了规范管理。根据丝路“申遗”要求,陵上司马道石马村工艺品大棚也已作好了拆迁准备。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景区良好的旅游环境,游客的看点增多,满意度提高,今年尚未出现一例投诉事件。日前,记者在乾陵景区“无字碑”旁采访时看到,虽然天气渐凉,但司马道上的游客依然很多。一位操着地道四川口音的游客告诉记者,在乾陵参观让人感到很震撼,因为这里不但有着恢宏的气势,而且那些高大精美的石刻,好像都在诉说着盛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