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重庆—三峡博物馆一游
每座大型城市都有市一级的博物馆,重庆的就是这个三峡博物馆了。
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三峡博物馆筹备负责人王川平说,这是一个传统的水坝形状。博物馆依山而建,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正是有了三峡大坝工程,才有了三峡文物的抢救,也才有了修建三峡博物馆的最初由头。
重庆三峡博物馆
三峡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体现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博物馆有4个基本陈列、6个专题陈列。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
《壮丽三峡》展厅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布置得最为精心和考究。《远古巴渝》展厅则是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展厅,但无论是丰富的文物还是考究的布置,都引不起我太多的兴趣。
《壮丽三峡》展厅的最大特点是大量天然三峡石的进入,有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
目前切割这些石头的地方已经被淹没,如果博物馆不切割回这些石头,它们将永沉江底。
虽说都是无价之宝,但外行人看起来也没啥特别,所以我在这两个厅停留的时间都不长,倒是后面的《重庆·城市之路》和《抗战岁月》两个展厅展示出的民国风情和抗战时重庆的辉煌让我流连忘返。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