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之台南旅游景点(三)

台湾旅游之台南旅游景点(三)

台湾旅游之台南旅游景点(三)

台南旅游景点:德记洋行

德记洋行是清同治6年(公元186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所设的商业办事处,位于当时安平的海头社,大多从事鸦片、砂糖等大宗货物交易。当时英国的德记洋行、怡记洋行、和记洋行、德国的东兴洋行及美国的唻记洋行合称安平的五大洋行。

光绪21年(1895年)台湾割让日本,日政府将大宗货物交易权收回专卖,唯独剩下德记洋行。接下来它先后被改为盐业会社、台南盐场办公厅舍。民国68年,台南市政府将它收回并整修,做为台湾开拓史料蜡像馆。

德记洋行采拱廊模式,以避雨水及日晒,是西方人在台湾建的建筑物的特色。而隔壁的安平树屋是当时德记洋行的仓库,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连现在也是采结合管理。

台南旅游景点:安平老街

延平老街也就是安平老街,又称台湾街或石板街。在安平古堡东侧,是三百年前荷兰人在安平所建的第一条街道,因此又称台湾第一街。1630年荷兰为了能永久的经营,于城东设立街镇,当时有三条东西向的街道,分别为宽街(今日之延平街)、新街(今日之效忠街)及北街(今日之中兴街)。

当时三条街道以宽街最为繁荣,在17世纪的当时大街上贸易商行林立,来自欧亚的各色商人来来往往,盛极一时,是明末清初全台最热闹的街道。宽街也是全台最早兴建的第一条街道,所以有台湾第一街称号,也因宽街以石板建成,又称石板街。

台南旅游景点:赤崁楼

赤崁楼是台湾地区一级古迹,台南代表性的名胜。1653年荷兰人在此兴建普罗民遮城,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将这里作为承天府署,清朝后多次修缮成为现在的样子。今日的赤崁楼已完全看不出昔日荷兰人所建的普罗民遮城的模样。文昌阁与海神庙两座红瓦飞檐的中国传统建筑是赤崁楼的标记,海神庙位于南面,文昌阁位于北面,二者屋顶均是重檐歇山的表现。

文昌阁前的石马后方有一个门洞,就是当年普罗民遮城的大门。目前赤崁楼分三层,楼上以砖石砌成,有曲折的通道。赤崁城楼下有九只大石龟各负丈余的石碑,是乾隆亲撰旌表平定林爽文之乱的御碑。此外还有别处迁来的断足石马、郑公墓道碑等古物。

内部则陈列文史资料及相关文物,除了历年修护情况及建物变迁相关图文外,原为蓬壶书院一部分的文昌阁,还奉祀着一尊魁星爷,据说这尊原供书院师生参拜以求金榜题名的魁星爷极为灵验,每届考季,神案上便排满了各色准考证、学生证,祈求神灵护佑。

赤崁楼还拥有广阔的庭园,除了供游人散步外,庭园中还摆设了多项历史文物。赤崁楼濒临大海,红色的砖墙在夕阳的映衬下颇显艳丽,再加上海水波光的辉映,被称为“赤崁夕照”。

台南旅游景点:海安路艺术街

在新旧交替、融合商业与怀古氛围的府城台南,有一群艺术家以艺术造街的形式,塑造府城这座城市的新风格,将原本因为地下街都市计划延宕而没落多年的中正海安商圈,注入了新生命。透过艺术家的巧思和工艺,这些原本破坏都市景观的残垣摇身成为独特的街道艺术空间。

台南旅游景点:札哈木原住民公园

札哈木原住民公园及原住民文化会馆内所有的建筑物都含有原住民风格特色,附近也没有高楼大厦的遮蔽,所以到了黄昏时候特别的美丽,是观看日落的好地点。

札哈木原住民公园广场由代表着原住民族群的十二石雕作品环绕,立在广场的石头刻出自己祖先的肖像,象征原住民在此能落地生根,找回原住民的根,强调出主题公园精神。

原住民文化会馆建筑外观为原住民主要图腾,会馆总共分为两层楼,一楼是艺品展示区贩卖着各式各样原住民特有的艺品,二楼则是原住民文物展示场分期展览原住民文物作品。

相关链接

台湾旅游之台南旅游景点(一)

台湾旅游之台南旅游景点(二)

台湾旅游之台南旅游景点(四)

台湾旅游之台南旅游景点(五)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