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微笑的台湾
台湾,就像一位举止优雅、温柔可心的女人,令人难以忘怀;我之爱上台湾,正是爱上了她的举止氛围,“微笑”的氛围。
爱上微笑的台湾
时针刚刚跨入新的一天,外面依旧黑得透彻;天色分明时,就要离开了。此刻,我还坐在台北诚品书店的地板上,在一片灯火通明中随意翻着书,望着这许多同样无心睡眠的人们,我是因为不舍而厮磨时间,他们呢?思考答案,觉得应该是“氛围”。
氛围,很宽泛的一个词,但你必须承认,氛围影响着它所包容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进入其中人们的观感与态度。我虽然没有韩寒那么急迫,甫一放下行李就提笔写下“我爱上了台湾”,但那份喜爱的心情是一样的。
台湾:温暖,来源于素质积累与文化沉淀
良好的氛围更多来源于素质和文化,素质与文化确实并非飘渺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体现在生活的诸多细节里。不必“为赋新词强说愁”,只写出自己看到听到的那些“流水”小事,其实已足够塑造直达内心的感受了。
在台湾乘自动扶梯,人们都很自觉地靠右站立,为赶路者让出应急通道;同样是自觉,地铁候车区简单的几根弯曲白线,就成了人们恪守的规仪;捷运车厢里设有深蓝色的“博爱座”,即使高峰时,也径直空着,等待合适的对象。还有,方向与交通,于我这样的外来者,不再是多么大的困惑了。踟蹰于公车站站牌前不长时间,常有人微笑着上前:“请问你们要去哪里?”然后是热情的指点,让人倍感亲切。
台南,一袭紫衣系白围巾的女士,指路后生怕我走错,还等在需要转弯的路口,看着我们踏上正确的方向才放心离开。他们对于素不相识者的优雅、周到的帮助,给我如沐春风般的温暖,那种感觉,就像困顿和情绪低落时,遇见一位微笑、耐心的倾听者,以及之后的娓娓道来。
台湾:回忆,不会因岁月老去而褪色
翻看着四千多张照片,充实、满足。“物是而人非”,等照片老了,岁月自然也老了,到时再看,总能让人生出几许这样的感叹来。幸好,文字与影像还在,还有那一路积攒的满满十四页纪念印戳,有它们,那些暖暖的往事,自然也能找寻得来。
宝岛半月,太多值得回忆和珍藏的了:故宫精美的国粹,象山夜景的光晕,东海大学林荫的斑驳,安平树屋的缠绕,旗津悠闲的自处,垦丁大海的磅礴,平溪线铁道的精致,阴阳海山尖上的呼喊,池上金黄稻田间的勾留,七星潭与清水断崖的惊艳……
我不知道,除了这不工整的排比句,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概括脑海里跳跃不停的记忆碎片呢?
台湾:微笑,漾在脸庞,蕴在心底
当然,最值得记忆的还是人,旅途中遇到的所有应该记住和不舍忘却的人。都说“到台湾是去看人的”,这话着实没错,其实,看的是人的道德精神与品格气质。
“字可以潦草,但精神不可以潦草,”真诚、亲切的精神状态,更让我意识到传统的可贵。在这样的环境里穿行,我的内心特别宁静,因为少了提防,多了信任,到后来,甚至是带着欣赏的姿态,不期偶遇那些善意、真诚的微笑。
确实,当人们自内而外散发出礼仪之邦的基本元素时,那种景象,以及包含的种种细节,本身就是一种美学高度。敲下这句话,我也微笑了,像是又看见金秋岁月里,那个时时微笑着的台湾。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