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景区增添翻新的数十块匾联挺有故事

西湖景区增添翻新的数十块匾联挺有故事

来源:杭州网  发布日期: 10/16/2009
        全红木,烫金字,纹龙雕刻,孤山“放鹤亭”的这块新匾额来头不小,上面用的可是乾隆皇帝的亲笔题字。从“放鹤亭”的匾额到花港东大门的楹联,再到六和塔的数块匾联,西湖景区中的十多个景点,增添和翻新数十块匾联。

北宋诗人林和靖曾隐居孤山20年,连近在咫尺的杭州城都不曾再迈进一步。他无妻无子,只是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妻鹤子”的说法就这样流传下来。

为了纪念林和靖,在1915年,孤山建起了一座“放鹤亭”,位置就在现在的林和靖塑像附近。在1980年,这里挂上了一块由民国时期的书法家杨学洛书法作品集字而成的牌匾,“放鹤亭”三个大字就这样挂了30年。

牌匾、楹联是中国独 
有的一种商业语言、文化符号,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由于各个景点的牌匾楹联大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作,已经老旧破损,所以西湖申遗工程最近开始整治楹联牌匾,“放鹤亭”首当其冲。

“原来匾额上的‘放鹤亭’三个字,因为是集字而成,神韵上显得比较闲散,而且孤山曾是清朝的行宫,这样的牌匾不太符合它的历史地位。”岳庙管理处办公室主任说。

经过专家查证,找到乾隆下江南时的一幅题字,落款“题于放鹤亭”,“这不是最合适的牌匾吗。”有了乾隆的御笔,这块匾也就成了“龙匾”,符合孤山的历史地位。于是,一块全红木、纹龙雕刻的匾额,近期被挂上了放鹤亭,行书写成的“放鹤亭”三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不止是放鹤亭,花港东大门的楹联、柳浪闻莺的碑亭匾额、断桥碑

亭等十多处景点的匾额、楹联都将进行更新。而六和塔除了对匾额楹联进行更新,还在塔身一至六层增加了6件对联。六和塔入口处新增的对联就是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创作的“一塔声江天,越水潮奔初月上;六和存佛地,吴山本落大桥横。”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西湖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