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西陵峡三游洞
三游洞概述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
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 “天钟地鼓”之说。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
三游洞的阁楼
三游洞名字由来
三游洞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在唐元和14年(819年),大诗人白居易和其弟白行简、好友元禛,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 游洞即由此而得名,史称“前三游”。到了宋朝,“苏门三学士”苏轼、苏洵、苏辙,也到三游洞来玩,各题诗一首于洞壁之上,史称“后三游”,有这么前后三游所以叫三游洞 。
另一种说法是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三次到三游洞游玩,有这样前后三次游玩,也叫做三游洞。这两种说法,谁也说服不了谁,到现在也一直在争论。
三游洞风景
三游洞 “福地洞天”
三游洞 “福地洞天”大厅,前三游塑像映入眼帘。从左到右分别是白行简、白居易、元禛,三个姿态不一且栩栩如生,白行简一手捋着胡须,另一只手则悄然背到身后;白居易一 手绾袖,一手提笔在那写诗助兴;元禛则一手握手,一手摆于身后。三人都笑容可掬,走上前去仿佛还能听到他们在谈笑风生。
三游洞 “福地洞天”
在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柱形石峰,上有小平台,遍是著名的“张飞擂鼓台”。据地方志记述,三国时期蜀汉猛将张飞在宜都郡(今宜昌)任太守时,曾在此台擂鼓 督练兵士。猛将张飞的朔像背依幽深峡谷,下临滚滚长江,环眼圆睁,虎须戟张,巨臂挥捶,似闻隆隆能够战鼓声,再现了这位古代名奖的勃勃英姿。
三游洞碑文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 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均堪称书法上品。
三峡石笋
中华震旦角石,俗称三峡石笋,震旦为中国年代古称,因其化石石形似竹笋,故俗名称之为石笋。该化石仅发现于中国三峡地区。他是一种生活在四亿四千万年前海洋中的凶猛食肉无椎脊动物,由于地壳的运动变化,使其被埋于坚硬的石灰岩之中,而成为一种海生无椎脊软件动物化石,属于头足类鹦鹉超目,是中国古生代奥陶纪的重要化石之一,其数稀少,尤是珍贵。
三游洞化石
西陵峡相关线路推荐
跟团游
重庆、长江三峡、宜昌单程二日游(乘坐全船均为标准间的游船,穿行绝美峡谷风光)团期:4/30、5/1、5/2、5/3纯玩
全程标准间
¥1080起编号:MY2153已售:64跟团游
重庆-长江三峡-宜昌单程三日游(水路联运,全程入住游轮江景阳台房)团期:请电询无购物
涉外游轮
江景阳台房
全程含餐
请电询编号:MY1761已售:41跟团游
长江三峡全景往返五日游(乘坐水上商务酒店式游船,所有房间均带独立江景阳台)团期:4/30、5/1、5/2、5/30购物
江景阳台房
全景三峡
¥2280起编号:MY541已售:17跟团游
重庆、长江三峡、宜昌单程三日游(纯玩不进购物店,景点丰富)团期:请电询0购物
含餐食
精华景点
请电询编号:MY1818已售:11跟团游
长江三峡单程2日游 自驾车可以登船(多种房型自由选择,包含三正餐一早餐)团期:请电询新型游船
房型可选
实景演出
请电询编号:MY1324已售: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