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后乌托邦--阿尔巴尼亚(下)
欧洲最后乌托邦--阿尔巴尼亚(下)
阿尔巴尼亚:贝拉特像一位阿尔巴尼亚美女
据说,贝拉特的名称,来源于古保加利亚语,意思是白色之城。如今的贝拉特,的确是一座白色的城市,当地的传统民居,大多位于奥苏姆河两岸的山坡上,白色的房屋、布满一扇扇古色古香的窗子,让贝拉特赢得了千窗之城的美誉。
贝拉特最美的时光,无疑是清晨。朝阳照在蜿蜒的奥苏姆河上,升腾起朦胧的雾气,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氤氲中。白色建筑上,一扇扇玻璃窗相互反射着阳光,温暖美好。
这座历史悠久的堡垒,建立公元前3世纪,在伊里利亚时期叫做Antipatrea,是贝拉特古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群。
阿尔巴尼亚:山鹰之国的湖畔生活
斯库台清真寺,与街上的喧嚣相比,这里实在太过安静,只有墙角的一个年轻人,坐在地上默默地看书。
斯库台湖,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它的名字来自湖畔同名的城市。斯库台市区靠近湖边的区域,有些不错的餐馆和酒店,都是渔民当天。相比于欧洲其他国家热闹的湖区,这里安静得简直像天堂。阿尔巴尼亚人似乎从来没想过,这里可以开发旅游用来赚钱。斯库台湖是巴尔干地区观鸟的好去处,湖畔山顶的偌大的城堡里,更是只有我一个游客。很显然,整个阿尔巴尼亚,还是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
一进入这座城市,就能立刻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和闲适。路边的酒店前台,主动告诉我wifi密码,让我能上网找路;步行街的年轻人一定要请我喝一杯咖啡坐下跟他们聊天;只要我举起相机,总会有一群人冲到镜头前摆pose。
现在虽然清真寺都还健在,可是这里多数人都是无神教派。
那群叫阿尔巴尼亚人的人
我无法评论阿尔巴尼亚究竟算不算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但作为旅行者、特别是中国旅行,"虚荣心"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切因为两国曾经的历史渊源,还有那一群叫做阿尔巴尼亚人(Albanian)的人们。
奥赫里德湖畔,总能看到海员打扮的船家,他们不是真的海员,只是穿成海员模样,更容易招揽生意吧。
他们会争着跟你说话、与你拍照、给你带路,有时候甚至会围观你、问你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或许是封闭太久,我几乎随时随刻都能感觉到,当地人无法抑制的表达欲望,以及强烈的认同需求。对我来说,阿尔巴尼亚,乃至整个前南的旅行,势必靠人文取胜。在这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内心的怀旧情绪,就会被触碰被激发。
离开阿尔巴尼亚的那一天,路上遇到暴雨。我将车停在停车场,推门走进路边的小咖啡馆,像是有人指挥一般,聊天的喧哗声骤然停了,一屋子男人齐刷刷盯着我。
船家们大多很友善,即便你不买票游湖,他们也会热情地跟你聊上几句。
我当时觉得这会不会是一家之对男人开放的咖啡馆?没等回过神来,店主的儿子立刻招呼我进屋,不到一分钟,就端上一杯土耳其咖啡。离开时,老板坚持不收钱,那杯咖啡的确非常便宜,再坚持与老板争执反而会显得矫情。
一小杯咖啡,如论如何也盛不下,阿尔巴尼亚人的淳朴和热情。雨过天晴,我开车驶向离开阿尔巴尼亚的公路,从后视镜里,我看到天空中一道亮丽的彩虹。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