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九摆村--致敬苗家匠人精神(上)

贵州九摆村--致敬苗家匠人精神(上)

依山而筑的全榫卯结构传统苗家吊脚楼;沿路可见的苗族民间刺绣技艺;代代相传的苗银制作工艺……在台江县排羊乡九摆村里,勤劳朴实的贵州九摆村的苗族同胞们,正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践着苗家匠人精神。

贵州九摆村--致敬苗家匠人精神(上)

九摆村属于台江县的排羊乡,距离县城约有24公里,分上寨、下寨、平寨三个自然寨,辖七个村民组,408户共3507人,全系苗族。

九摆村依山傍水,四面青山环绕,周围古松香樟环绕。一幢幢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木结构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九摆民风古朴、典雅,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是银饰加工作坊,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以制作银饰工艺独特精湛而久负盛名。

最具文化韵味的当数九摆鼓楼,楼旁古木参天,苍翠绿郁。鼓楼为三重檐歇山顶屋面,木结构建筑,覆盖小青瓦,其下层呈平面四方形,空间宽敞。楼高11米,占地52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以中间独柱为中心,周围16根外环檐柱为衬。利用逐层内收的梁、枋、瓜柱、檐柱支撑挑出屋檐。结构无一钉一铆,榫横穿斜插,衔接紧密牢固。前后留进出通道。左右柱外设置美人靠坐栏,供人坐息。其用料粗大,结构严谨、工艺精湛,经风雨数百年,巍然不动。楼中地面设有一直径约23厘米的地鼓,在举行祭祀仪式时才用,是当地苗族人民十三年一度的牯藏节祭祀中心,楼内置地鼓和铜鼓,节日间击鼓而众人围舞,故称“踩鼓楼”。为至今发现唯一存留的苗族鼓楼。曾是咸同年间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张秀眉等退守雷时联络、聚会据点。

贵州九摆村:日渐消失的传统苗家吊脚楼

当我们沿着小路爬上九摆村的制高点,放眼望去便是酷似乡间独栋别墅的苗家吊脚楼。不同于大多数跟上时代步伐的村落,九摆村里的大多数吊脚楼,依然采用最传统的全榫卯结构建筑,属清工建筑风格传承,又称“干栏式民居”。

所谓“全榫卯结构建筑”,即全部使用榫卯衔接整体的房屋框架。每栋房屋的柱子、屋梁、穿枋等部位粗略估计已有上千个榫眼,还有那些从来不用图纸,且仅凭着墨斗、斧头、凿子、锯子和各种极具实践性方案,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的木匠们,足以见得苗族民居建筑工艺水平之精湛。

贵州苗家吊脚楼喜用“半楼居”,即结合地形,半挖半填,干栏架空一半。吊脚楼一般有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关牲畜。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且又古朴美观,与周边环境相互映衬,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修“砖混结构”的房屋已经成为村中的时尚。“砖混结构”即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这样的建筑方式有利于居住在山中的村民们预防自然灾害等问题,但这也意味着传统吊脚楼将越来越少,而我也只能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将这一栋栋精妙绝伦,独一无二的建筑工艺留存下来。

聊完独具特色的苗族吊脚楼,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想要介绍给大家,因为,看着这一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你除了感慨于它的别致,难以想象它们所孕育的那些美好的爱情故事。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贵州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