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族古村和水利工程

维族古村和水利工程

    维族古村
   
    离开交河故城,前往距交河故城约1公里的维吾尔古村。吐鲁番是多民族交融的居住地区,但以维吾尔族为主,古村名为亚尔果勒,是吐鲁番维吾尔族居住的自然村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古村民居的墙体是用风干的砖坯砌成,外表罩上黄泥。吐鲁番干旱少雨,这样的住宅成本不高,且因地制宜。
    村内建有一个民俗陈列馆,以维族人的生活起居、生活劳动的雕塑、样品展示维吾尔村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毕竟这是一个有居民生活的古村,同大多旅游景区一样,也有售卖商品的市场,但买者寥寥无几。
    看完古村,来到坎儿井博物馆,参观新疆地区特有的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暗渠将地下水引导至地面,进行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无动力汲水设施。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组成,全靠人工挖掘,在吐鲁番、哈密地区共有1034条,暗渠总长5000多公里,竖井总深度3000多公里,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开挖一条坎儿井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耗资巨大,早期的坎儿井大多由巴依(地主)投资兴建,建成后向用水者收取费用。
    我们参观的这条坎儿井称为艾斯卡尔·阿吉坎儿井,又称新城西门坎儿井,始挖于清代,经过几代人的挖掘,全长十余公里,沿途浇灌七个村庄的上千亩土地。
    所谓龙口是明渠、暗渠与竖井的交汇处,即地下水的第一个出口。再往里走就是地下暗渠,无法进入了。
    世界上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干旱的北非、中东、西亚和中亚地区,其中伊朗是世界上坎儿井数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坎儿井到底产生在古代何年?是外国传入还是自创?专家学者没有统一的定论。
    不管坎儿井产生于何年,也不管源于引进还是自创,面对这样浩瀚巨大、完全靠人工挖掘的地下水利工程,感叹中心存敬意,它无疑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乘车进入吐鲁番市区,入住高昌大酒店。
    2006年05月25日,坎尔井地下水利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坎儿井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