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食伦敦(4)
慢食伦敦(4)
慢食伦敦:Belgravia地带,女大厨的融合美味
另一个“慢食”兴起的典型街区是肯辛顿与切尔西大区的Belgravia地带。这里的两家餐厅颇有名气,一家是由米其林名厨Shay Cooper主理的The Dinning Room,另一家是由目前全伦敦最年轻的女性行政总厨Sophie Michell执掌的Pont St.餐厅。
Shay Cooper执掌的餐厅The Dinning Room,位于全伦敦惟一的家族传承五星级酒店The Goring之内。他的厨房里显眼地摆着一篮子春季刚上市、来自牛津郡的芦笋。他说自己的餐厅并不突出“慢食”运动,因为“本地”、“应节”这些是英国菜一个世纪前对食材早就有的基本要求。The Dining Room的历史也见证了这一点:1910年英女王之母在此就餐时,厨房专门为她烹制了 egg Drumkilbo--由鲜蟹肉、大虾肉、西红柿冻与自制蛋黄酱拌成。这是目前菜单上最经典的前菜。Shay还特别自豪于全伦敦餐馆少有的一种农家传统:由Wilshire的农夫家族采集松鸡蛋。他用松鸡蛋与松露、蘑菇一起,做成了口味浓郁的特色菜。
Pont St餐厅所在的落地玻璃现代建筑,位于Belgravia使馆区中心,略显另类。 Sophie年纪轻轻,但已有20年掌厨经验。在利物浦出生、在希腊克里特岛成长,亲历地中海简单美食;加上有一位注重健康饮食的母亲,耳濡目染下,这个女孩从14岁就开始学厨。接下来18岁就获得“新锐厨师奖”的鼓励,21岁出第一本烹饪书写“健康美食”,再水到渠成上Channel 4录制电视烹饪节目,此时再恰逢不列颠各地的“慢食”风潮开始回归,Sophie的“简单家常菜”自此走上轨道。
Sophie一年多以前决定加入Pont Street前,刚从中东回来,并决定回到伦敦扎根。海外生活与旅行经历,决定了这里餐盘上的融合滋味。在早餐的品种上,就显示出罕见的多样化:比如受阿拉伯风味启发制作的豆子番茄辣椒拌酱配比塔饼,菠萝青椒薄荷混成的一杯“提供免疫力”的清晨果饮,等等。
这里极受欢迎的一道菜是马来咖喱鱼加丝苗米饭,这是Sophie旅居南亚时获得的影响。但鱼类则还加入了苏格兰海虹、鲜鱿鱼,咖喱也是改良后减辣的版本。
不列颠一般餐馆里都上生蚝,鲜蚝生着吃,配一点辣椒油。但Sophie最近想玩点花样,于是用上了“天妇罗”的灵感:微烤之后稍微炸一下上桌。确实少了点鲜美的海水味,但对于英国人来说,“天妇罗生蚝”是珍稀品种,出品三周以来大受欢迎。而生蚝来自埃塞克斯郡的Mersea岛,本土海产值得加分。
与The Dining Room一样,芦笋是这一季蔬菜的主角。咬一口,好像能听见春笋破土的声音。
Sophie认为,“慢食”风尚回归,许多厨师都意在创新,努力将各种食材搭配到一起,可她觉得不是每次都应该那么搭的。她也不想在菜单上罗列每一种食材的出产地,碰上有客人问,她才会详细作答。
简单如英国常见的猪腩肉,这里的版本做得有点广东烧肉的风味:肥瘦相当,带皮入口,酥香却不腻。猪肉来自Hampshire。不过,尽管20年攒下了不少相熟的供货农夫,Sophie也喜欢近水楼台,到Belgravia的Pimlico农夫市集上淘货。“以前地里长什么,人们吃什么。现在是人们想吃什么、用什么食材,农夫们按需求去种。”伦敦慢食在慢慢生长。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