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旅游主要景点推荐(下)
圣马可教堂(BasilicaSanMarco)
- 景区看点:教堂的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镶嵌画作,其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教堂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
- 旅游小贴士:特别注意:不得着无袖衫、穿短裤入内
- 开放时间:夏季:9:30-17:30冬季:9:30-16:00
- 门票价格:教堂回廊门票3欧元;参观黄金祭坛屏风1.5欧元。
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据说以埋葬了耶酥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建于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
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不已。
中间大门的穹顶阳台上,耸立着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雕像,6尊飞翔的天使簇拥在雕像下。入口处的上部有4座青铜马像(复制品),真品现在收藏在教堂内。圆形天花板上的镶嵌画是从圣经旧约全书中取题的。
教堂的正面五个入口及其华丽的罗马拱门是陆续完成于十七世纪,在入口的拱门上方则是五幅描述圣马可事绩的镶嵌画,分别是’从君士坦丁堡运回圣马可遗体’、’遗体到达威尼斯’、’最后的审判’、’圣马可神话礼赞’、’圣马可进入圣马可教堂’等五个设计师主题,金碧辉煌非常的耀眼。右边洗礼堂的镶嵌画也很美丽。
位于中央祭坛的后面的Palad’oro是代表这座寺院的珍宝。制作于976年,其后经过修补,镶有宝石等,非常漂亮。寺院右端有珍宝馆(Tesoro),陈列在1204年十字军从君士坦丁堡带回来的战利品。
教堂内殿中间最后方的黄金祭坛,祭坛之下是圣徒马可的坟墓。祭坛后方置有高1.4米、宽3.48米的金色围屏(Palad’Oro),屏面上有80多幅描绘耶酥、圣母、门徒马可行事的瓷片,在这个画面上共有2500多颗钻石、红绿宝石、珍珠、黄玉、祖母绿和紫水晶等珠宝来装饰。
中央的圆顶是一幅耶酥升天的庞大镶嵌画,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优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纪所完成的。这座伟大的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总督的私人礼拜堂。
里亚尔托桥
- 景区看点:《情订日落桥》的电影情节里,让人于日落时分互许终身的桥就是这里,最早期这里是威尼斯的港口,各式的商品在这沿岸上下货,当年的旧桥与市场情况现只能从学院美术馆的画作中回味…
- 旅游小贴士:雷雅托桥附近是交易盛行之地,各类小铺、摊贩云集,桥上有许多出售纪念品的小店。站在大桥中央是拍摄大运河的最佳地点,而桥梁本身也是很好的摄影素材。
- 开放时间:全天
- 门票价格:无
在威尼斯有400多座桥,以火车站为通往市中心的里亚托桥最为有名,又名商业桥,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在大运河上。
里亚托桥建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石桥。桥顶有一浮亭,两侧是20多家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曾作为欧洲的商业中心达300年之久。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
自中古世纪以来,里亚尔托桥就是威尼斯城的贸易中心,它也是威尼斯本岛上横跨大运河最宏伟的桥,在此俯瞰大运河两岸的繁华是一大享受,也是威尼斯之旅的重头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