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商埠--新疆塔尔巴哈台(上)

百年商埠--新疆塔尔巴哈台(上)

百年商埠--新疆塔尔巴哈台(上)

塔尔巴哈台城坐落在我国的西北边陲,人们习惯将它称为塔城。塔城有塔,却不因塔而得名,它的名字连同这座城市的记忆全部浓缩到了一段古城墙与一块老木碑当中。那里记载着属于它的历史和故事,一砖一石、一笔一画的刻画书写着这座城市的前生今世。

新疆塔尔巴哈台:岁月洗礼的古城往事

塔城曾经有个传奇的蒙古名字叫作“楚乎楚”,意为木碗。据说曾有一位云游四方的蒙古活佛途经今天的塔城楚乎楚泉边,用随身携带的木碗在这里取水解渴后,在泉边小睡,醒来离开后却遗留下了他的木碗,从此后人便把此泉称为楚乎楚,并把这个名字扩展到了塔尔巴哈台山及其河水流经的地方。尽管故事动人,但后世对于这一名称的来历却有着好几种说法,其中最令大家信服的说法是塔城市西北高、南部较低,地形状如木碗,因此而得名。

无论说法如何,塔城却是一个充满了历史的地方。在秦代,塔城地区为呼揭、塞人游牧之地。到了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隶属西域都护府。三国以后为鲜卑属地。隋代,为西突厥铁勒等部游牧地。唐朝统一西域后,先后隶属安西大都护府下的毗陵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1278年(至元十五年),元朝将领伯颜奉命追击叛臣昔里吉,来到塔尔巴哈台一带后,军粮不济,伯颜就命令军士捕捉旱獭为食,蒙语称为“塔儿八合”,并“积其皮至万辇,至京师以易缯帛”,这里也就被命名为“塔儿八合”。1282年(至元十九年),元朝在这里设置驿站。清初,关外的驿站统称“台”,由此这里就成为了现在大家最为熟悉的塔尔巴哈台。

在清康熙年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塔城等地也不能幸免,清政府为平定叛乱,从康熙二十九年至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690年至公元1757年)期间,多次用兵,最终平定了边疆叛乱。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清参赞大臣阿桂上奏:塔尔巴哈台地处额鲁特西北,与俄罗斯帝国及哈萨克部落甚近,为防不测,应驻兵屯田。到了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任命绰勒多为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并在伯雅尔(现哈萨克斯坦的乌尔扎尔)屯田建成,史称“肇丰”,并将此作为塔城的首府。

但由于肇丰地处雅尔河东岸,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在《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城碑记》上记载,“按汉书康居国,即今塔尔巴哈台地,自隶版图后,建城于伯雅尔,设参赞大臣以镇抚之。既以其地严寒,军民不堪其苦,经阿文成公奏请,改建于楚乎楚地方,命曰绥靖城。举牧兴屯,生聚教诲,民夷向化,蔚为西北重镇。”到了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阿桂再次上书,将肇丰城向东搬迁到了水草丰美的塔尔巴哈台,即现在的塔城市。新城竣工以后,乾隆三十一年,乾隆皇帝取《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的绥靖二字为城名,希望此地安抚平定。

但塔城的平安稳定仅仅持续了一百年,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天平天国和陕甘回民起义也波及到了这片安宁的土地,在新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1865年4月,暴动军攻入塔城,“同治三年,库车逆回变乱,蔓延新疆。残破州邑,塔城亦毁于贼”。这场利用宗教的起义,最终演变为了一场暴动,使得美丽的疆域变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塔城也就此毁于一旦。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新疆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