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食小贩传奇(上)

新加坡美食小贩传奇(上)

初到新加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新加坡的街头巷尾有着无数的熟食中心,大多是一个大棚房的样子,有的方有的圆,约有上百个摊位排列其中,环绕着中间排列紧凑的桌椅。除了卖冰品的,各家摊位都热气腾腾,炒粿条、各式粉面、海南鸡饭、烧腊……一家挨着一家好不热闹,各有各的秘方,各的传承。

新加坡美食小贩传奇(上)

这样的熟食中心也被本地人叫做小贩中心,看上去类似大排档却也不同,这里有着对美味的传承。在60年代新加坡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时,兴起了很多小贩中心,几乎每片社区都有一个,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街边饮食的卫生保证,让小贩们集中经营,同时保持良好的街边环境。

新加坡美食:新加坡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小贩中心

从那时起,小贩中心成为新加坡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方。叻沙、海南鸡饭的味道就像老北京的爆肚、上海的生煎、武汉的热干面一样深入本地人的血液,早已融为一体挥之不去。到如今50多年,几代人对美食的传承,让这样的熟食中心里明珠暗藏,各种独家味道的南洋、潮汕、马来、娘惹等美味有尝不尽的味道和说不完的故事。

美食作家蔡澜也曾特意跑到新加坡大街小巷的熟食中心,挨家品尝,去鉴别那些街头美味是否还能保有当初的韵味。我在新加坡的美食地图也就此展开,过本地人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去本地人吃饭的地方吃几顿饭。离狮城的地标--鱼尾狮公园不远的地方是我的第一站,老巴刹。老巴刹建于1894年,是东南亚目前现存最大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铸铁建筑,哥特式高耸的尖房顶和铁质装饰,透着历史感,如今这里是闻名的美食中心,数百家摊贩在此热闹地撑起一片美食狂欢地。此地经营到半夜还灯火通明,人潮涌动。记得某次在新加坡跨年,新年的焰火表演结束后,我看着一群群的人没有回家而簇拥着走进老巴刹,用新加坡人最喜欢的方式--吃美食来庆祝。

新加坡美食:炒粿条

走到一家炒粿条摊位前,经营的是一对儿老夫妇,奶奶配料,爷爷炒,把扁平的米粉条与生抽、老抽、虾酱、罗望子汁、豆芽、韭黄、腊肠以及蛤一起翻炒,闻到香喷喷的味道就知道可以出锅了。奶奶让我把4新元直接放在摊档上的钱盒里,笑眯眯地跟我说,他们年纪大了,怀旧,不愿意去过多地改良口味,做的是传统口味的炒粿条。是的,年轻一辈的摊主会在做法上有一些变化,传统的炒粿条会用猪油来炒出独有的香气,新的改变之一便是尽量少用猪油,多放蔬菜,让这道美食更健康。也好,今天我品的就是旧时味道,仿佛已置身于充满怀旧格子地砖与吊扇的餐室中,没有人看手机,却都拿着一份报纸读得津津有味。

新加坡美食:复古路边摊

同样在滨海湾附近还有一处熟食中心名为“复古路边摊”,据说在这里能找到新加坡排名前十最好吃的鸡饭,排名前十最好吃的叻沙。此处正是重新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新加坡中心地段的美食汇聚地,摊位保留着手推餐车的样式。会说汉语的老伯捞出几只白白胖胖的鱼丸、舀起大勺的鱼丸汤,鱼肉劲道汤头鲜美,再加些米粉,热腾腾的蒸汽氤氲着玻璃,是地道的街边好味道,冰球和杂锦豆也是能瞬间唤起当地人往昔美好回忆的古早风味美食。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