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托林寺--飞翔之寺(4)

西藏托林寺--飞翔之寺(4)

西藏托林寺--飞翔之寺(4)

西藏托林寺:辉煌色康殿(接上)

殿里本就昏暗,再加上千年的酥油灯熏烤,一些壁画的本来面目难以得见。相对于精彩绝伦的壁画来说,僧人更乐意介绍摆在后殿一角不起眼的骨骸。那是托林寺镇寺宝贝之一--仁钦桑布的法体,据说出土时肤色红润,牙齿完好,白发根根分明,像一个正常人一般端坐在那儿。只是现在看到的已经风干缩小了,变成小孩大小了。僧人如是说。

而那篇著名的记载着古格王朝“灭佛”的藏文题记,现在已经被藏在佛柜后面。用手电筒才能看到一部分,当然拍这个题记与壁画一样,在僧人口中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大遗憾。据藏文文献《雪域西部阿里廓尔松早期史》中记载:“杜康大殿面积有36柱,此殿主供佛是高大的铜铸三世佛像,其三尊佛的头顶可触望板。中间供养的佛陀塑像,身躯内藏拉喇嘛益西沃当年为确定托林寺址而抛向空中的那根木杖。这尊佛像前供养有与人体等高的铜鎏金宗喀巴师尊三人像,与人体等高的米拉日巴大师合金像,人体等高的莲花生大师塑像,佛头可触望板的合金铜燃灯佛像,鎏金桑在觉沃像,以及头戴象牙质王佛冠,将近一米高度的大译师仁钦桑布塑像。”

这象牙佛冠是否为赤烈塔尔泌先生在其《阿里史话探秘》一书中所展现的象牙佛冠呢?可能谁也说不清。

与杜康大殿一样的原因,白殿因做了县粮食局的仓库,所以其壁画与天花板也保存相对完好。此殿内原有十五尊塑像,现仅存北壁正中主供的药师佛残像。天花板上均有绘画,图案风格与杜康不同,题材较单调,只有莲花、卷草、缠枝什花、如意云团等十多种,用色用线极不讲究,显得比较草率粗糙一些。

西藏最早的托林寺

据说,西藏最早的托林寺并不是建于现址的。在离现在托林寺南面直线距离约一公里的山腰上,还有一个原托林寺的旧址废墟。《阿里地区文物志》也认为有此可能“早期的托林寺在建寺时出于军事考虑,将主殿或部分殿堂,生活起居用房,建在象泉河岸的山腰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姑且称为“托林寺遗址”吧。它离地约一百米。经过两个与古格遗址只留一双残脚的强巴佛殿类似的小佛殿往上走,是一片峭壁,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窑洞。有的窑洞离地有十多米,有的弯腰就能进去。窑洞内大都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能是当时人们的居住所在。

下山时,偶遇两个来此煨桑的西藏藏族朋友,他们的家乡在萨让乡,因为地质灾害的原因,整体搬迁到托林县城。为了藏历新年的祈望,他们要到山顶上煨桑。看似绝壁的土山,想不到在山腹内还隐藏着与古格故城一样的秘道。秘道陡峭无比,又积着雪,滑泞不堪,几乎是被藏族朋友拉上去的。过了秘道,沿着一条沟壑,爬上山顶,想不到上面还有两个小佛殿。虽然建在如此隐秘之处,但还是难逃被完全破坏的结局,甚至比它山下的“弟兄”们更彻底。

两个西藏藏族朋友点燃了桑烟,开始挂着祈福新的一年的经幡,口中念着祈福的经文。我则看着山脚下象泉河慢慢流淌,其低矮的流域似乎一马平川,这在古时可是易攻难守之势。托林寺鲜艳的色彩显得分外夺目,因处于平地,它同样也易攻难守,所以早期的托林寺建寺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将主殿或者部分殿堂,生活起居用房建在象泉河岸边的山腰上,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不是正解呢?千年古刹托林寺在呈现无比精彩时,也留给了后人太多的秘密。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西藏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