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禅境峨眉山(上)

登临禅境峨眉山(上)

登临禅境峨眉山(上)

峨眉人与峨眉山一样,清秀而灵动。依山而居的人们,总带着一种稳重的不事张扬,他们将如火如荼的烟火日子与清净灵秀的山水糅合在一起,诠释着与别不同的、亦庄亦谐的山居岁月。

登临禅境峨眉山:“天塌下来有山顶着”

峨眉人潜意识里其实都笃信“天塌下来有山顶着”,背后靠着这座山,便有了说不明道不清的底气。同时,对他们来说,这大名鼎鼎的世遗之山,承载的更多还是生活记忆。

峨眉山是当地孩子的游乐场,金顶和报国寺就是他们的摩天轮与旋转木马。春游秋游十有八九是上山,暑假没爬个山也不算完整,金顶上的日出和满天星斗就是青春的浪漫注脚。在山上玩大的孩子,对自然多一份亲近。

对中年人来说,峨眉山是奔波忙碌后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去山上散个步,呼吸新鲜空气,顺便背回清凉纯净的山泉,是最简便的养生方式。闲来约三五好友在农家乐打牌,吃泉水点的豆花饭,不知不觉日落西山。偶尔去庙里拜访相熟的和尚,檀香环绕中,一边喝茶一边听佛理。夏天,随便在山上找个寺庙住下,在蝉鸣蛙叫声中入睡,一个通铺10块钱,一顿斋饭5块钱,这个价格好些年都没变过。

峨眉山也是老年人的信仰中心,它矗立在那里,就像他们的一颗定心丸。皈依,诵经,参加法会,都是一种慰藉,一方面祈愿健康,另一方面,面对老去与死亡也更加平静。

登临禅境峨眉山:名山脚下的市井琐细

小城有小城的好处,比如,若是相熟的卤鸭摊儿今天没见出来,可以直接跑到摊主家里去买;生意最好的那家钵钵鸡小店,排半小时队怎么也吃上了。游子在外,最想念的并非辉煌的峨眉金项,而是一些市井的、琐细的东西,一旦回乡,总要坐一趟三轮、吃一碗夜抄手、去报国寺发个呆,以此唤醒记忆。

旧时的那条好吃街,整夜灯火通明。牛滚泥、鸡丝粉、炒田螺、黄焖鸡,从街这头一家接一家吃到街那头,再慢慢吃回来,一晚上可以吃好几轮。后来好吃街搬到景区,东街成为新的美食集散地,白领闺蜜们吃凉糕搭配豆脑儿,年轻小伙子炖兔头、烤鸡爪一块儿上,刚下课的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停下来买一杯三鲜冰粉。

还有独特的“夜抄手”,晚上才开始在街边摆摊,卖上一个通宵,不论几点,饿了随时出门,往灯火通明的地方走准没错。鹅黄色的光晕下,红油锃亮、热气腾腾的新鲜抄手落肚,让人生出一种被关怀的暖意。

城里的三轮车来去如风。在私家车还没普及、公交车只有一条线路的那些年,三轮车是唯一的代步工具,挥手即停,起步价一块钱(现在涨到三块),距离远近全在于乘客与三轮师傅俩人怎么商量,总要争论上一会儿的。待价格敲定,欣然上车,师傅卖力蹬起,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有坐豪车兜风的快感。

登临禅境峨眉山:烟雨柳江

柳江古镇距离峨眉市区大约30公里,始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在当地素以美景著称。背山面水的地势,造就了镇中水雾不散的“云景”,晴朗的早上,雾气氤氲,晨霞内藏,形成“烟雨柳江”的知名景观。

流经古镇的河并不叫“柳江”,而是花溪河与杨村河的汇聚。据说,清代中期,镇上柳、姜两姓族人合资修建了一条石板长街,名为“柳姜场”,后定名为“柳江场”,“柳江”之名由此得来。

有水的地方总是让人心生欢喜,尤其酷暑天气,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在花溪河里撒着欢地嬉戏,成年人呼朋唤友前来,在水中组一桌麻将,脚泡在河水里,别提多惬意,再来上一份沿河叫卖的土冰粉,满口清爽、甜蜜,完美了古镇的消夏模式。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峨眉山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