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勐海的茶香(4)

西双版纳勐海的茶香(4)

西双版纳勐海的茶香(4)

西双版纳勐海:“布朗味”的青竹煮茶

采茶归来,岩胆特地在茶园边的竹林里砍了一根竹子回家。按照布朗人的礼仪,有客到家,要敬上布朗人独有的竹筒茶。

岩胆用朴刀把竹子砍成几段,选了最粗大的一截,齐竹节砍断,取下两截三十厘米长的竹筒,用清水洗净。岩胆夫人先为我们演示了布朗族特有的茶饮--酸茶的做法:在火炉上架起一只蒸锅,倒进一簸箕制好的茶叶,然后接过岩胆截好的竹筒,把蒸过的茶叶塞进去,用木棍捅紧。

每年7-10月,采摘茶树发出的粗大叶片,蒸熟,放在阴凉干燥处通风,让它自然发酵,10天后,装入竹筒,压紧,用笋叶封口,埋在房前、屋后干燥的地方,个把月过后,酸茶就“修炼成功”了。

酸茶主要是布朗人外出劳作时饮用的。布朗人是“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在外面无法生火,不能冲泡茶水,而酸茶无需用火和水泡,带一筒在身边,边干活边嚼,可以解渴、提神。

酸茶发酵需要10天,今天我们无缘品尝,岩胆夫人特地给我们做了“竹筒煮茶”:在竹筒中放一把茶叶,立刻倒满山泉水,然后把竹筒放进火塘,添加柴火,火光腾起,把木屋映得一片火红。竹筒中的茶开始泛起一层泡沫,岩胆用竹筷把泡沫轻轻刮去,再轻轻搅动茶水。竹筒的表皮在炙烤下慢慢由青变黄,最后慢慢碳化,茶水的香气充斥了整个木屋。岩胆夫人用湿毛巾包裹住竹筒,端起,给每个人的杯中斟满了金黄色的茶汤。

这茶入口极苦,还有少许烟火味,但很快就回甘生津,烟火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竹子清香。

旧时,饮茶用的都是竹筒杯,现在人嫌麻烦,就用玻璃杯取代了。“用竹筒喝竹筒茶,那才是真正的‘布朗味’。”岩胆边说,边将用湿毛巾包裹住的竹筒传递给我--众人围炉,传递竹筒,自斟自饮,是布朗人品茶的方式。

竹筒传了一圈,一筒茶很快就饮完了,于是继续煮,继续传,时光就在煮茶、传茶、饮茶中悄然流走。

岩胆说,其实布朗人喝茶有很多门道,像瓦罐煮茶、瓦片烤茶,那才是茶中臻味。但如今瓦罐已经被淘汰,没有用了,而瓦片烤茶因为制作过程太复杂,也没人愿意做了。

在章朗人看来,如今生活中的“布朗味”已经变淡,章朗茶的味道还没有完全发挥,但对于我们这些偶然闯入的外来者而言,这被佛光与茶香包裹的村庄,已足够让人生津回味。

我们的越野车在布朗山山顶的公路中穿行,脚下慢慢生起云雾,这是大雨将至的前兆。我们加快了车速,还是没能赶在大雨之前出山,滂沱大雨把我们“驱赶”进了一个小山村,与其说它是一个村落,不如说是一座巨大的庄园。

西双版纳勐海:贺开古茶园

走进木质的寨门,是一条悠长的木顶走廊,每隔两三米,就从廊顶垂下一只粗麻绳,底部系着一只巨大的废弃车胎,轮胎底部覆盖了一层腐殖土,一些植物在生根发芽,大多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热带植物。

走廊尽头是一栋别致的林中小木楼,木楼梯上方的匾额写着四个大字:云上人家。

木楼小巧别致,只有三个房间:中间是客厅,摆有一张茶几,一张房桌;靠左的是卧房,靠右的是厨房,正中央正烧着一堆篝火。旁边坐着一位老太太,裹红头巾,穿蓝色长裙,这是拉祜族特有的装束。

我们所在的,就是贺开古茶园。贺开村是西黄版纳一个“林中有茶、茶在寨中”的拉祜族村庄,位于勐海县勐混镇,距勐海县城20公里,古茶区就在村寨附近,海拔1400~1800米,常年云雾围绕,是西双版纳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约有16000亩。

拉祜族是勐海县四大世居民族之一。拉祜族源于古代羌人,原以狩猎为主,被称为“猎虎民族”,“拉祜”的意思就是“火烤虎肉”。

贺开的拉祜族主要是10世纪从澜沧县迁入的。“从此就从‘猎虎的民族’变成了喝茶的民族。”拉祜族俗语说:“不得茶喝头会疼。”拉祜族人家中的火塘是终年不熄的,因为只有火塘才能“烤”出他们最爱的火焯茶--先抓一把大叶茶放在瓢内,随后放入火塘中的灼燃火炭,快速摇动,待茶叶烤出香味,拣掉火炭,将茶叶放入茶壶,冲上沸水,几分钟过后,一杯酽香浓郁的火焯茶就泡好了。此外,人们也是习惯喝用土陶罐制作的烤茶。

这些自古传承的独特的饮茶方法,都是就地取材,自然而为之,它来自拉祜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文化、生存之道,也正因为如此,贺开的万亩古茶园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西双版纳勐海的茶香(1)

西双版纳勐海的茶香(2)

西双版纳勐海的茶香(3)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西双版纳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个人中心